说网络道德之前,得先说一下什么是道德。
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,是对人们共同生活和行为的准则和规范。道德不像法律那样具有强制性,道德只能通过社会和舆论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。
网络道德是道德的新起的一个分支,和以往传统定义的社会道德相比,可以理解为一个是线上,一个是线下。
由于道德不具备强制性,只有约束性这个特点,相比传统线下道德来说,网络道德在约束性方面就更加弱化了。
线上道德由于人与人之间是互相接触,且共同生活在彼此的圈子里,在这个共同圈里面,因为有互相监督,互相了解,再加上社会舆论的影响下,道德还是有一定约束力的。
而线上的这种网络道德,却可以将人与人互相隔离开来,彼此不需要接触就共同生活在大网络营造的虚拟环境中,彼此不认识却可以随意在网络上接触,彼此没有任何仇怨却可以在网络上互怼,再加上网络上没有社区管理员的监督,没有固定圈子里人群营造的舆论氛围,导致网络道德整体上处于无人管的境地。虽然近年来,国家对网络环境大力加以整治,但是由于道德不具备强制性的特点,所以网络道德的规范力度并不好执行。
既然网络道德不好约束,那么能不管吗?肯定是不行的。近年来,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越来越迅速,网络道德的约束需求越来越明显。最好的例子就是“网络暴力”。网络上存在很多键盘侠,他们游离在网络道德与法律的灰色地带,进行着不受约束的损害他人权利与利益的言语行为,而不受制裁,这就是网络道德缺乏规范的结果。
所以,如何加强网络道德的约束力,如何让网络道德为普遍网络群体所接受,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来看,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。